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佛教的掃除貪瞋癡三毒

佛教的掃除貪瞋癡三毒◎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學僧 梵 悟

 煩惱從哪裡來?煩惱由貪瞋癡而來。貪瞋癡屬於思惑。佛教中說無明分見惑、思惑、塵沙惑與無明惑。由粗而細、微細至極微細。見惑乃迷失無生無我等之真理而起之妄惑,它分身、邊、邪、取、戒五種,均屬不正的知見。見惑容易除,端正了知見,見惑就盡除了。但思惑不容易一下子除掉,思惑為思維世間虛妄之物而起之事惑,有貪、瞋、癡、慢、疑五惑之分。貪瞋癡就是我執、自我。「希望得到」就是佔有慾的發露,也就是我執在作怪,所以必須反省、懺悔拔除我執,才能除掉三毒(貪瞋癡)。
  一.貪
  「貪」是甚麼?就是「貪得」,見利忘義,有佔有慾,就是「貪」。例如社會上所發生的搶劫、綁架等事件,歹徒為的甚麼呢?大都是因為「貪」。其實,人一餐一、兩碗飯就夠了;祇需幾尺布就能不受寒;六尺長的床就能睡得很安穩。所以,祇要肯認真努力,每個人都可以生活得很好,為甚麼要去搶、去偷呢?古人說:「人生最大的懲罰是後悔。」如果一生從沒做過後悔的事,就是最幸福的人;反之,如果心念沒有照顧好,貪心一起而做錯事,後悔就來不及了。
  無貪則清涼,人不能有貪念。我們往往會因為貪,以致因小失大。當你內心無貪時,就會感到清涼了。得到不義之財,怕東窗事發,過著緊張不安的生活,唯恐被人發現,那又何苦呢?寧可不要這些錢,而過得心安理得、快樂的日子。貪得一點小利,卻增加了長時間的壓力與負擔,白天心神不寧,夜晚惡夢連連,真是不值得。屬於我們的,我們拿得理所當然;不該我們的,我們一概不取。
  生死的根本就在「貪愛」。不知自足,卻仍貪求不已。慾望愈多就愈痛苦,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我們一定要把生命變得很單純。就如佛陀所言:「其實,生活本來就很單純,祇是我們把它變得很複雜。」
  二.瞋
  甚麼是「瞋」呢?就是怨恨、不滿。不滿在內心,而發脾氣是其表現。人為甚麼有煩惱?就是「都是我對,別人都不對、都不合你的意」。像這樣用自己的標準、主觀(自以為是)的見解,要求別人合你的意,其實沒有人會合你的意,甚至你的家人也都不合你的意。事實上,你也沒有合所有人的意,而你卻要求別人合你的意,這就是「瞋」的來源。有了「瞋」,就會生氣。這「瞋」怎麼來的?如果你放棄「用自己主觀的標準去要求別人吻合自己的意」,凡事隨緣就好,那你就不生氣了。如果看見別人做事情,你看不順眼就生氣,豈不荒謬?這是一念的主觀意識造成的。
  學佛的人與人相處是要學習不發脾氣。發脾氣是很不好的習氣。往往一發脾氣就非同小可,甚至鬧得不可收拾。大家要學習不發脾氣,因為團體的氣氛很重要,一旦有人發脾氣,就會充滿火藥味,和諧的氣氛就被破壞了。發脾氣會使自己和別人的距離愈來愈遠,以後人家也不敢親近你。所以,我們要保持微笑,不給別人的內心造成壓力,不在團體氣氛中製造低氣壓,才是一個真正聰明的人。
  三.癡
  甚麼是「癡」呢?就是說你為物慾蒙蔽、為主觀所蒙蔽,被自己的愚昧慣性所操縱。「癡」不代表傻瓜,而是不辨正邪、不分真假、不知利害、不明是非,這就是癡。
  癡的意思是指愚癡、沒有智慧。擁有智慧的人,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然而沒有智慧的人,聽人講是非,立刻被左右,落入是非的圈套。對於好朋友所說的事,並未經過查證,就信以為真,絲毫沒有運用理性的分析、判斷,僅憑感性的認同,因此,很容易受別人的影響,就是因為沒有智慧。 愚癡是智慧的反義詞,沒有智慧的人,當然就是愚癡。由於沒有智慧,無法分辨事情的對錯、是非、善惡,因此,他會因別人的一句話而活得很困擾,也會因別人的一句話而活得很快樂,所以,他沒有真正的生命。他的生命完全主宰在別人的口中,他因別人的言語、別人的反應而喜而悲,他何嘗擁有真正的生命?
  一個大智慧的人不需要憑藉外來的讚謗,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你對我壞,我依然對你好。你對我的好或壞,是你的因果;我對你的好,則是我的因果。無論誰造善或造惡,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造作負因果。造業的人,必須負自己的因果。一個人沒有這麼好,你每天讚嘆他,他不會成佛的;一個人沒有這麼壞,你每天攻擊他、誹謗他、無中生有,他不會下地獄的,因為,人非藉由你的言語,就可以評判一個人的是非對錯。
  結 尾
  大地山河,每天都在蛻變;蠶寶寶變飛蛾,毛毛蟲變蝴蝶,就是一種蛻變。常有人說:你好像換了一個人一樣。一個人從無知而到有知,從貪瞋痴到修德,我們就讚美他「你脫胎換骨了」。所以禪門把悟道,說是「脫胎換骨」的蛻變。吾人最好把貪心變成捨心,把瞋心變成慈心,把癡心變成慧心;祇要心一蛻變,脫胎換骨,則成聖成賢,有何難也!■

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

心經


經文註解
【觀自在菩薩。 】
    「觀自在菩薩」,觀世音菩薩可指觀世音菩薩。這裡的「觀自在菩薩」表示觀照般若已經自在無礙了的菩薩,不一定指觀世音。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在修行深般若的時候。深般若波羅蜜,加一「深」 字就分別於小乘也能修習般若,而是大乘才可以明白入手的般若。
「照見五蘊皆空」
「照」 ,有心叫作想,無心就叫作照。照的意思是離開我們的妄念,像鏡子照東西一樣,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五蘊」 蘊是指“類、堆”。佛把世間一切事物總分為五蘊(五類),分別是:色、受、想、行、識。
「色蘊」是物質這方面,一切萬物,凡眼所見,耳所聞,鼻所嗅,舌所嘗、身所覺,以及意所想到的東西都是色蘊。
「受蘊」我們現在看見了風扇,看見有一颱風扇,腦子就有所領受,內心生起一種領納的作用,來領納樂境(樂受)、苦境(苦受)及不苦不樂境(舍受)。
「想蘊」就是種種思想。
而我們這個想是念念不斷的,念念遷流就是「行蘊」。
「識蘊」是我們能夠了別、認識,例如上述風扇轉動發聲,人最初只聽到聲音,隨即知道是聲音,這是耳識;同時傳達到意,能分別了知這是風扇轉動所發的聲音,這就是意識。
所以五蘊裡,四個說的都是心,都是精神方面的,只有一個色蘊是有關物質方面的。五蘊都遮蓋我們本性,是妙明真心的障礙。
[五蘊皆空],五蘊沒有任何一蘊不是空。也就是說世間事物都是“空”的。
「度一切苦厄」 “苦”是痛苦,“厄”是窮困疾厄。佛認為人世間充滿了苦, 而人生最基本苦有[八苦] ,即: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色受想行識這五種東西很盛,蔭蓋了你,使你的妙明真心不能顯現,因此你有煩惱,這是苦的根本。)。如何去除這些苦,得到真正的自在是佛法的根本目的。觀自在菩薩在修習甚深的大智慧到彼岸時,以般若妙慧觀照世間事物,了達五蘊並非實有,當體即空,因此能「度一切苦厄」。

以上是經的總綱,下面依此廣釋。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觀自在菩薩答复舍利子所提的問題,所以首先稱他的名字,舍利子。
 [色] 指「五蘊」中的「色蘊」, 指看得見的,摸得著的,聽得到的,這樣一些能感受到的東西,是真實存在。也就是平時說的[物質]。
 「色不異空」後四句都是說色(物質)和空是等同的。
 佛為什麼說世間的物質都是[空]的呢?
 佛學認為物質都是由更小的元素組成的。和物理學上說的物質由分子、原子組成的道理類似。如一颱風扇,你可以把它拆成電動機,底座等部件,而些部件是由不同的分子原子組成的。這樣分解之後你發現裡面不存叫“風扇”的東西。風扇之所以被稱為“風扇”不是因為裡面的原子分子有風扇的特性, 而是因為這些分子原子按一定的規則組成了一個具有送風這樣一個功能的東西, 而這個規則(因緣)外在地決定了它是“風扇”, 其實本沒有被稱為“風扇”的本體,如果把這個風扇熔化了,用同樣的成份,工人可以做成水桶或檯燈。根據這樣的道理,佛說物質是“空”的。顯然這個“空”不是指現在科學上說的“真空”, 而是指物質沒有主宰的本體、沒有不變的實質。
請參看另文解釋「色即是空」。
 為什麼同樣的意思要重複四次?原來這四句是對不同的人說的。
 「色不異空」句是對凡夫說的。因為凡夫執著世間的物質東西是實有,所以告訴你是空。讓你破除這樣一個執著。
 第二句[空不異色]是對小乘佛僧說的,他們證了空,卻執著空,空成了被執著的東西。這是提醒空也​​是色,故說「空不異色」。
 [色既是空,空既是色] 這兩句是對菩薩說的。菩薩圓融無礙,所以對他們來說[色既是空,空既是色] ,色空不二。
    「五蘊」中[色]所產生的東西既然是空,眼睛所接受([受])的也都是空,所引起的[想]當然也是虛妄的,於是表示思想遷流的[行]蘊也是虛妄的,那些了別([識])當然也是虛妄的。 「色」字一破,下面的就都破了。所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
    大士再喚舍利子,並進一步開示說, 這一切諸法本來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本來沒有五蘊。
 佛說的「法」是一切事物,有形的、無形的、道理、概念、抽象的、具體的,一切一切都可以稱之為法。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
[眼耳鼻舌身]是人用來感知色蘊的器官,[意]就是受想行識四蘊。這六樣合稱為[六根],一句合起來代指五蘊, 前面加個”無“,就是說五蘊皆空。
[色聲香味觸]分別對[眼耳鼻舌身]的感知內容。也代指色蘊,「法」是一切事物。這六樣稱 [六塵]。前面加個”無“字,還是說五蘊皆空。
[六根]加上[六塵]為[十二入]([十二處]),所以這句也可以指[十二入皆空]。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
    這句話代表十八界皆是空。 [界]是界限、區別、種類。眼等六根成六界,色等六塵又成六界,眼識到意識是六識,又成六界,共成[十八界]。 (十八界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

    上面的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都無,破人我執,叫做為[凡人法] 。也就是告誡凡人的。
 從「無無明亦無無明盡」起,下面的是說給修佛僧的道理,破法我執,為[聖人法] 。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
  文中的[無明]和[老死]是[十二因緣]中的兩個,因為十二因緣全部內容太多,摘了這兩個出來作為代表整個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說的是因果輪迴。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教導我們,破除十二因緣的法執。
參考:關於佛學十二因緣內容

【無苦集滅道。 】
    苦集滅道叫做 [四諦]。 [諦] 是真實不顛倒之義。
 人生是苦,真實不虛,就稱為[苦諦]。一切可以招引苦果的種種惡因,例如無明,愛見等煩惱叫做[集諦]。一切苦惱永遠的消滅叫[滅諦]。一切能滅除苦惱的聖道(道即道路與方法)叫做[道諦]。
 小乘佛教認為人生八苦交煎,苦惱無邊,所以首先是[知苦],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我們要消掉苦的因,所以要[斷集]。希望苦惱永滅,這就是[滅諦]。為此修習三無漏學,六波羅蜜,八正道等等聖道,即[修道]。
 大乘菩薩了知根本無無明,也就沒有煩惱,也就沒有苦,都是事相的顯現,都若夢中物事,醒來之後就消失。當體全空,本來無苦無集,無道可修。故曰:「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
[智]指[四智]。
菩薩修行成佛,就是把八識轉成四智。前五識轉「成所作智」,第六識意識成為「妙觀察智」,如鏡照物,觀察得很清楚,但是沒有受影響,沒有分別,沒有痕跡。第七是執我,變為「平等性智」。執我有自、有他就不平等。自他都一樣,一切都同體,就轉為平等性智。第八識變為「大圓鏡智」,這也是個比喻,鏡子無所不照,一個又大又圓的鏡子。我們的鏡子是平面的,只照一方,如果鏡子是大的圓球,就無所不照。這個智慧無所不照,稱為大圓鏡智,成佛的智慧,所以佛就是把八識轉成四智。
 這為什麼說「無智」?就是說,轉識成智還是在你沒有成佛之前的事。真正到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時候是什麼呢?就是這句話: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不是還要你轉,你本來就具一切如來智慧。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大圓鏡智,本自具足,不是你修持轉而得的。所以「無智」。
[得]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可譯作「無上」, 「三藐三菩提」譯為「正等正覺」。合稱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所證的最高無上之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成就無上正等菩提。所謂新成只是恢復原來的本有,若有新得,就會有所增。經中前已示明「不增不減」,所以「無得」。 「以無所得故」,這一句,總結以上五蘊等皆空的理由。

    這裡從西藏本補充一句做為參考。 「是以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
「菩提薩埵」就是通常說的“菩薩”的全稱。指立志解救眾生,要自覺覺他的人。觀世音就是一位菩薩。
菩薩依止般若波羅蜜多,就心無掛礙。
菩提薩埵是以無所得故,因為無所得故,你就無求無為。你無求無為,才能依止般若波羅蜜多,時時觀照眼前的萬事萬物當體就是空。如夢中物,夢中見老虎真實是有,要咬自己,而其實完全是虛妄,用不著害怕,對於一切都應這樣對待。若離妄念還有什麼牽掛障礙。故經曰:「心無掛礙」,也就自然「無有​​恐怖」了。
    無有恐怖,就自然「遠離顛倒夢想」, [顛倒]是一切不理智的思想行動。顛倒者,凡夫有四倒,二乘有四倒。
[凡夫的四倒]是把不淨的當乾淨的,把無常的當作常(就是把變化的當作永恆不變的),把無我的當做我(這個我,是個主宰的意思,認為自己焉能主宰自己。其實都是業緣牽引,根本無我。),把苦當做樂。
[夢想]即是妄想。
觀照純熟,妄想自然不起,一念不生,這就叫做[究竟涅槃]。 [涅槃]之義是寂滅,或翻圓寂。因般若才能從無量煩惱中得到解脫。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三世諸佛]指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佛。
    不但是菩薩依般若而修,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一切諸佛也都是依般若而得最高無上之正覺。
至於以前一直講「無得」,此處突然出現佛得無​​上正等正覺,這正顯中道,無得之得,才是真得。得而無得,佛不作是念,認為自己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
    密咒為什麼稱為[密],因它的奧義不是眾生的思維所能了達。般若也正是這樣,「眾生之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此兩者都是不可思議,所以用咒來形容讚歎般若。故云《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深般若]即是「大神咒」,因為同具無比的妙用;是「大明咒」,因同具智光普照之相;是「無上咒」,因都是以實相為體;是「無等等咒」,因為般若與咒同是一心,無有一法能同此心相等,此心能等同一切諸法,令它們同歸實相正印。故知咒與般若都能「度一切苦厄」,能惠予眾生真實之利,「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以前經文是顯說,觀自在菩薩指出般若即咒,此處經文是咒,乃是密說,指示咒即般若。所以本經顯密圓融不可思議。即有言說又有離言說。可是無言說中,正說般若[妙法];有言說中,正含無邊[密義]。所以蕅益大師說,此咒「正以不翻為妙」。
    總之,咒最好是不解釋,因為你解釋,只是把咒中無量的意思中說出一兩個,反而是局限了。你現在要體會本經,從有說到無說,從顯到密,到[離開一切思想],[離開一切含義],就更殊勝。所以不需要解釋。因為它巧妙就是從有說的文字到無說,從可思議到不可思議,從顯到密,如果你把它翻出來,通通變成可以理解的東西了,它的密意就消失了。禪宗往往單提一句無意味的話頭,也就是離開你現在這些思想、這些道理,叫你體會你本來面目,你的本性,你本來的妙明真心,所以密咒同樣也是如此。
關於密咒印順法師的另一種解說請參看:
http://www.fzrj.com/dszz/read-database=yinshun&book=a01&block=14&innercode=1.htm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一切眾生出苦慈航
般若有三:(一)實相是體;(二)文字是相;(三)觀照是用。從文字起觀照,從觀照入實相。可見從聞法到證果之間,所依的只是般若的照用。這個照用不是局限於道場佛堂之內,而是根據自身領會,貫徹到一切日用(辦公、管家、待人接物、飲食起居、運動遊戲等等)當中,使人們記得、認識、了悟五蘊皆空,諸法空相,而自然離開掛礙恐怖,顛倒夢想,自然漸入大覺之路。

我們談到很深的般若之心,因為六百部的般若經可以濃縮為一部《金剛經》五千字;五千字的《金剛經》可以濃縮為一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二百六十字。所以這一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代表了六百卷的般若,是如來一代時教的精華,攝無不盡。
一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可再濃縮為「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幾句可再濃縮成「觀自在菩薩」五個字;再濃縮就只是一個「照」字。六百卷大般若經全入一個「照」字,是多字入一字,是一多相即。一個「照」字開展為六百卷大經,正是「破微塵出大千經卷」,大千經卷中每一字又含無量經卷,是重重無盡。所以般若功德不可說、不可說。普願有情以般若為導,以淨土為歸。 「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即是真般若,這是最秘的核心)。

般若(佛教术语)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65/5096779.htm

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正與邪 -星雲大師


 宗教有所謂「正邪」之別,請問大師,「正邪之間」到底要如何分辨?佛教對正信宗教與邪教有什麼樣的定義?

  答:平時我們做事講求效率,有益處的事才做,無益之事自然不做。同樣的,有益處的宗教才去信仰,沒有益處的宗教絕對不去信仰。

  談到信仰,有的人一開始信仰宗教就走錯了路,信了邪魔外道,這就是「邪信」。比邪信好一點的是「不信」,不信仰任何宗教固然不好,但是至少他沒有走錯路,沒有中毒,將來再選擇一種正確的信仰,還有得救的機會。

  另外有一種信得很虔誠、不知分辨而「迷信」的人;迷信比不信又好一點,因為雖然迷信了,但總還有一種信仰。像老公公、老婆婆們,手裡拿著一柱香,虔誠的跪倒在神明面前,口中喃喃有詞,在我們看起來是迷信的行為,但是他們那一片純真的心,是非常可貴的。至少宗教勸善止惡的觀念,已深植在他們的心中,因此即使是迷信也比不信好。當然,比迷信更好的還是「正信」,能夠對佛法生起正確的信仰,才能獲得佛法的利益。

  所謂「正信」宗教,「正」是正常、正當、正確;正就是對的、好的、善的。例如我們建一棟房子,要強調「正」,棟樑要正,門窗要正;寧可「正而不足」,也不可「斜而有餘」。「正」的重要,由此可見。

  信仰宗教,尤其要選擇「正信」的宗教。所謂「正信」的宗教,必須:

  (一)信仰具有歷史考據的。
  (二)信仰世界公眾承認的。
  (三)信仰能力威勢具備的。
  (四)信仰人格道德完美的。

  這是說,我們所信仰的對象,必須是歷史上經得起考據證明的,必須是經過舉世共同承認確實存在的,必須是具有高尚品德與聖潔人格的,必須是能夠自度度人、自覺覺人的大善知識,如此才能引導我們走向正道,才是值得我們信仰、皈依的對象。

  例如,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歷史上明確記載著他的父母、家族、出生地、誕生的日期,乃至他出家、修行、成道。他所成立的教團是舉世公認的四大宗教之一──佛教;他的道德是圓滿清淨的,他具足智德、斷德、恩德,是功行圓滿的覺者;他所宣說的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等教義,及因果、業力、緣起等,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可以引導我們轉迷成悟,離苦得樂,所以值得信仰。

  信仰宗教的層次有種種的不同,就如同學校的教育有小學、中學、大學等高低階級的分別。宗教的上等者,以正知正見指導我們的生活,以六度萬行開發我們的佛性;中等者,以教條儀規約束我們的行為;下等者則淪於神通、靈異的外道邪說,使人迷亂心智,產生恐懼的心理。因此,如何辨別正邪之道,不可不慎!

  現在的宗教,好像多數都介入了貪心、詐欺、迷信,甚至「邪教」橫行。近幾年來發生的「邪教事件」,如美國的「大衛教派」,自稱上帝,能死後三天復活,造成八十多名的教徒被活活燒死;日本的「奧姆真理教」,教主麻原以基督自居,要求教徒膜拜他的肖像,化數十萬的日幣買他的洗澡水,謂之「神水」,藉此加強功力,由於麻原的心理扭曲,最後造成五千多人死傷的東京地鐵毒氣事件;台灣的一些神棍則或以放光分身、靈異相片,眩惑民眾;或以消災避祟,巧立名目讓人產生畏懼服從的心理而藉以歛財騙色,也造成一些社會亂相。

  所謂「邪教」,就是怪力亂神,甚至假借宗教之名,意圖達到歛財、圖利、騙色、求名等另外的目的。邪教所散播的異端邪說,都是違背正知正見的思想與見解,如撥無因果、談玄說異、賣弄神通、否定輪迴等四顛倒和六種邪見,使得我們光明的本性被障蔽,所以《華嚴經》說:「正見牢固,離諸妄見。」正見即八正道、三法印、四聖諦,使我們正見緣起法,瞭解宇宙萬法生、住、異、滅的實相。

  一個人一旦信錯「邪教」,就像吃錯藥,不但病無法治癒,甚至有中毒斃命之虞;又像一個人要到遠方去,結果走錯了方向,永遠也達不到目的地,所以信仰要正信,「正」很重要。

  我發覺現在皈依三寶的人很多,不管到哪裡舉辦皈依,都有幾千人報名參加,他們好像在卡位一樣,想要趕快找佛教卡一個位子,表明:「我是正信的」。

  其實,在佛教裡還是有很多人「迷信」。只不過迷信也不要緊,迷信只是「我不懂」!因為不懂,我拜媽祖、拜城隍、拜土地公,我信仰民間宗教。雖然我不懂,至少求神拜佛,發心向善、做好事,所以也無傷大雅。

  有個笑話,有一位地理勘輿師,一天不小心被倒塌的圍牆壓住,整個人動彈不得,只好大聲對著屋裡的兒子大叫:「趕快來救我啊!」只見兒子慢條斯理的拿出黃曆,對著爸爸說:「爸爸!請您忍耐一點,不要急,讓我查看一下黃曆,看看今天適不適合動土。」

  基本上人是很迷信的,例如,過去有人喊:「我們為某某主義犧牲!」「我們為國家犧牲!」下面再問一句:「為什麼要為某某主義犧牲?」「為什麼要為國家犧牲?」國家為什麼要我去犧牲?國家為什麼不保護我呢?有時候是禁不起一問的。但是,人就是要有為國家、為民族、為主義犧牲的這種信仰。

  迷信不要緊,怕的就是不信,不信則什麼都沒有。邪信更糟糕,信錯了就是「差之毫厘,謬之千里」,所以現在台灣的邪教橫行,政府也不管,任憑他們披著「信教自由」的外衣、打著這樣的旗幟,到處散播邪說歪理,這是很可怕的。所以今後佛教要「驅邪顯正」,正派最好,凡是具有教育性,能引導人向上、向善、向美、向解脫的目標邁進的,就是最好的信仰。

  其實認真說來,佛教徒也很辛苦,一面要行正,一面還要驅邪;就如一個修行人,一面修行,一面要和煩惱魔軍戰鬥。你看,多少貪、瞋、癡等煩惱統御了我們的心,多少我慢、嫉妒在我們心裡蠢蠢欲動。做人不但很辛苦,而且很可憐,一不小心就會被煩惱擾亂、打敗,所以要修行,要行八正道、六波羅蜜、四攝法,要訓練很多的正規軍,才能壓制許多猖狂橫行的魔軍。

  可以說,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戰爭,心裡充滿矛盾、衝突,常常在天人交戰、正邪交戰。所以人要學會轉,心中要會轉,不要執著,不要自以為是;不要認為「我已經信了」、「我已經改不了」、「我已經認定了」,這是不行的,人要順從真理,真理才是人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