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布 施


     佛法真義
  星雲大師現代詮釋 布 施
  2014/10/31 |
 


  文/星雲大師

在佛教,「六度」是人生度脫煩惱、成就佛道所實踐的六種修行法門。六度是一種「自度度他,自利利人」的修行,從發心度人,自己得度;從自度到樂意度人,自他得度是一體兩面的。

或許有人會問:自己都還沒有成佛、解脫,怎麼有能力去度人?其實,未成佛道先度人,是菩薩發心,菩薩在發心度人的過程中圓滿成就自己的佛道;因此,先度人,累積福德資糧,最後自己當然也就得度了。

所謂「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但一般人對於六度未能真正了解,只從膚淺的表面來認識,總以為佛教只是單單叫人要布施喜捨,要持戒自律,要忍辱負重,要精進不息,要枯坐入定而已;這樣的說詞,反而不能契合眾生的根機。其實「六度」不是這個意思,以下是我給予六度的新意,先說布施。

現在的人把布施侷限在金錢施捨,其實佛教對布施不是那麼狹隘的見解,布施是廣義的,所謂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

布施,不光只是給錢,有錢出錢,這是初等的;比金錢布施再高一點的是出力,我願意布施時間、勞力、專業的技能或智慧,到寺院做義工。再者,你就算沒錢,也沒有時間做義工,沒關係,可以說好話,把善美之舉散播開來,這是說好話的布施。如果,你不擅言詞,那也不要緊,別人在布施、說好話、做好事,你能存好心,心生歡喜,功德是一樣的。

法布施呢?有人不明白道理,就布施佛法、道理給他,給他知識、教他技術。不過,錢財布施,人人都能接受,發心傳播佛法、道理給人,卻不見得每個人都願意接受。

無畏布施,就是讓他人不要恐懼、罣礙。例如,有人被欺負了,你主動向前,「沒關係,有我在,我來幫助你!」仗義而為,讓他不感到害怕,就是無畏布施。

假定我問:布施究竟是給人呢?還是給自己?

布施看起來是給人,實際上真正受益的是自己。如同將種子播種到田裡,將來收成的當然是自己。布施又如佛經裡一個比喻,一棵尼拘陀樹的種子種在土裡,長大結果千萬棵;有種一收十,種十收百的利益。

布施也像深井汲水,你愈捨得提起桶水,給人灌溉,給人飲用,井裡的水就愈是源源不斷。

所謂「捨得、捨得」,能捨才能得,從布施中能捨去內心的慳貪,廣結善因好緣,自然能獲得無限的法喜和自在。

人生不要只看到黃金、白銀,比黃金、白銀更寶貴的還有布施溫暖、結緣的感動。布施不全然以金錢為主,我們說好話、讚歎他人、有慈悲心、隨喜隨緣、給人一個點頭、一個小小的招呼、一個隨手的幫忙,你能把歡喜、結緣布滿人間,這些人間的溫暖、美好,意義都勝過金錢的布施。


布施提問

問:如何行財布施?

答:布施不是比賽,不是你布施十塊錢,我就布施二十塊,而是要自己隨心、隨力,我的力量有多少,就盡我所能的去做。

要歡喜布施,不後悔、不懊惱,要布施有意義的、懂得量力而為,不會布施之後反而增加自己的困難。布施,是很歡喜的給人、幫助他人,就是樂施、喜捨,這是應該要提倡的觀念。

布施之後要能「三輪體空」,認識施者、受者及受施物三者的本體都是空,不起貪戀執著,這就是清淨的布施。

問:一般人比較重視財布施,再進一步是法布施。在《普門品》裡,觀世音菩薩又名「施無畏者」,如果我們要力行實踐,應該如何布施無畏呢?

答:世間上的財布施與法布施,無法相提並論。錢財布施以後就沒有了,但以佛法布施給對方,可以讓他終身受用不盡,所以法布施很可貴。

錢財布施給人,只能做一時的用途,不能長久;佛法的財富,卻能使人愈久愈需要依靠它。

說到觀世音菩薩,會聯想到救苦救難、大慈大悲,尤其他有一個名號「施無畏者」,說明觀世音菩薩對眾生不但布施慈悲、布施錢財物質,還讓人在精神上不會畏懼。

眾生的畏懼是很辛苦的,畏懼病苦、畏懼強權的欺侮、畏懼政治的壓迫、畏懼他人用計謀來陷害、畏懼明天的日子很難過,這時候如果一個有力量的人站出來說:「我支持你們,大家放心,你有困難來找我,我做你的後台,我會幫助你!」能夠讓人免於畏懼,就是布施無畏。

問:布施固然是很好,是否也有不如法的布施?我們應該如何行布施呢?

答:布施以後感到懊惱、捨不得、後悔,或者布施他人,卻看不起接受布施的對象;或者這個人的人格、道德不是很好,聽了別人的勸說,才勉強布施等等。總之,不是出自於心甘情願,或布施得很勉強,都不是如法的布施。

(摘自星雲大師《僧事百講》)

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佛教的掃除貪瞋癡三毒

佛教的掃除貪瞋癡三毒◎香港佛教僧伽學院學僧 梵 悟

 煩惱從哪裡來?煩惱由貪瞋癡而來。貪瞋癡屬於思惑。佛教中說無明分見惑、思惑、塵沙惑與無明惑。由粗而細、微細至極微細。見惑乃迷失無生無我等之真理而起之妄惑,它分身、邊、邪、取、戒五種,均屬不正的知見。見惑容易除,端正了知見,見惑就盡除了。但思惑不容易一下子除掉,思惑為思維世間虛妄之物而起之事惑,有貪、瞋、癡、慢、疑五惑之分。貪瞋癡就是我執、自我。「希望得到」就是佔有慾的發露,也就是我執在作怪,所以必須反省、懺悔拔除我執,才能除掉三毒(貪瞋癡)。
  一.貪
  「貪」是甚麼?就是「貪得」,見利忘義,有佔有慾,就是「貪」。例如社會上所發生的搶劫、綁架等事件,歹徒為的甚麼呢?大都是因為「貪」。其實,人一餐一、兩碗飯就夠了;祇需幾尺布就能不受寒;六尺長的床就能睡得很安穩。所以,祇要肯認真努力,每個人都可以生活得很好,為甚麼要去搶、去偷呢?古人說:「人生最大的懲罰是後悔。」如果一生從沒做過後悔的事,就是最幸福的人;反之,如果心念沒有照顧好,貪心一起而做錯事,後悔就來不及了。
  無貪則清涼,人不能有貪念。我們往往會因為貪,以致因小失大。當你內心無貪時,就會感到清涼了。得到不義之財,怕東窗事發,過著緊張不安的生活,唯恐被人發現,那又何苦呢?寧可不要這些錢,而過得心安理得、快樂的日子。貪得一點小利,卻增加了長時間的壓力與負擔,白天心神不寧,夜晚惡夢連連,真是不值得。屬於我們的,我們拿得理所當然;不該我們的,我們一概不取。
  生死的根本就在「貪愛」。不知自足,卻仍貪求不已。慾望愈多就愈痛苦,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我們一定要把生命變得很單純。就如佛陀所言:「其實,生活本來就很單純,祇是我們把它變得很複雜。」
  二.瞋
  甚麼是「瞋」呢?就是怨恨、不滿。不滿在內心,而發脾氣是其表現。人為甚麼有煩惱?就是「都是我對,別人都不對、都不合你的意」。像這樣用自己的標準、主觀(自以為是)的見解,要求別人合你的意,其實沒有人會合你的意,甚至你的家人也都不合你的意。事實上,你也沒有合所有人的意,而你卻要求別人合你的意,這就是「瞋」的來源。有了「瞋」,就會生氣。這「瞋」怎麼來的?如果你放棄「用自己主觀的標準去要求別人吻合自己的意」,凡事隨緣就好,那你就不生氣了。如果看見別人做事情,你看不順眼就生氣,豈不荒謬?這是一念的主觀意識造成的。
  學佛的人與人相處是要學習不發脾氣。發脾氣是很不好的習氣。往往一發脾氣就非同小可,甚至鬧得不可收拾。大家要學習不發脾氣,因為團體的氣氛很重要,一旦有人發脾氣,就會充滿火藥味,和諧的氣氛就被破壞了。發脾氣會使自己和別人的距離愈來愈遠,以後人家也不敢親近你。所以,我們要保持微笑,不給別人的內心造成壓力,不在團體氣氛中製造低氣壓,才是一個真正聰明的人。
  三.癡
  甚麼是「癡」呢?就是說你為物慾蒙蔽、為主觀所蒙蔽,被自己的愚昧慣性所操縱。「癡」不代表傻瓜,而是不辨正邪、不分真假、不知利害、不明是非,這就是癡。
  癡的意思是指愚癡、沒有智慧。擁有智慧的人,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然而沒有智慧的人,聽人講是非,立刻被左右,落入是非的圈套。對於好朋友所說的事,並未經過查證,就信以為真,絲毫沒有運用理性的分析、判斷,僅憑感性的認同,因此,很容易受別人的影響,就是因為沒有智慧。 愚癡是智慧的反義詞,沒有智慧的人,當然就是愚癡。由於沒有智慧,無法分辨事情的對錯、是非、善惡,因此,他會因別人的一句話而活得很困擾,也會因別人的一句話而活得很快樂,所以,他沒有真正的生命。他的生命完全主宰在別人的口中,他因別人的言語、別人的反應而喜而悲,他何嘗擁有真正的生命?
  一個大智慧的人不需要憑藉外來的讚謗,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你對我壞,我依然對你好。你對我的好或壞,是你的因果;我對你的好,則是我的因果。無論誰造善或造惡,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造作負因果。造業的人,必須負自己的因果。一個人沒有這麼好,你每天讚嘆他,他不會成佛的;一個人沒有這麼壞,你每天攻擊他、誹謗他、無中生有,他不會下地獄的,因為,人非藉由你的言語,就可以評判一個人的是非對錯。
  結 尾
  大地山河,每天都在蛻變;蠶寶寶變飛蛾,毛毛蟲變蝴蝶,就是一種蛻變。常有人說:你好像換了一個人一樣。一個人從無知而到有知,從貪瞋痴到修德,我們就讚美他「你脫胎換骨了」。所以禪門把悟道,說是「脫胎換骨」的蛻變。吾人最好把貪心變成捨心,把瞋心變成慈心,把癡心變成慧心;祇要心一蛻變,脫胎換骨,則成聖成賢,有何難也!■

2014年6月9日 星期一

心經


經文註解
【觀自在菩薩。 】
    「觀自在菩薩」,觀世音菩薩可指觀世音菩薩。這裡的「觀自在菩薩」表示觀照般若已經自在無礙了的菩薩,不一定指觀世音。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在修行深般若的時候。深般若波羅蜜,加一「深」 字就分別於小乘也能修習般若,而是大乘才可以明白入手的般若。
「照見五蘊皆空」
「照」 ,有心叫作想,無心就叫作照。照的意思是離開我們的妄念,像鏡子照東西一樣,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五蘊」 蘊是指“類、堆”。佛把世間一切事物總分為五蘊(五類),分別是:色、受、想、行、識。
「色蘊」是物質這方面,一切萬物,凡眼所見,耳所聞,鼻所嗅,舌所嘗、身所覺,以及意所想到的東西都是色蘊。
「受蘊」我們現在看見了風扇,看見有一颱風扇,腦子就有所領受,內心生起一種領納的作用,來領納樂境(樂受)、苦境(苦受)及不苦不樂境(舍受)。
「想蘊」就是種種思想。
而我們這個想是念念不斷的,念念遷流就是「行蘊」。
「識蘊」是我們能夠了別、認識,例如上述風扇轉動發聲,人最初只聽到聲音,隨即知道是聲音,這是耳識;同時傳達到意,能分別了知這是風扇轉動所發的聲音,這就是意識。
所以五蘊裡,四個說的都是心,都是精神方面的,只有一個色蘊是有關物質方面的。五蘊都遮蓋我們本性,是妙明真心的障礙。
[五蘊皆空],五蘊沒有任何一蘊不是空。也就是說世間事物都是“空”的。
「度一切苦厄」 “苦”是痛苦,“厄”是窮困疾厄。佛認為人世間充滿了苦, 而人生最基本苦有[八苦] ,即: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色受想行識這五種東西很盛,蔭蓋了你,使你的妙明真心不能顯現,因此你有煩惱,這是苦的根本。)。如何去除這些苦,得到真正的自在是佛法的根本目的。觀自在菩薩在修習甚深的大智慧到彼岸時,以般若妙慧觀照世間事物,了達五蘊並非實有,當體即空,因此能「度一切苦厄」。

以上是經的總綱,下面依此廣釋。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觀自在菩薩答复舍利子所提的問題,所以首先稱他的名字,舍利子。
 [色] 指「五蘊」中的「色蘊」, 指看得見的,摸得著的,聽得到的,這樣一些能感受到的東西,是真實存在。也就是平時說的[物質]。
 「色不異空」後四句都是說色(物質)和空是等同的。
 佛為什麼說世間的物質都是[空]的呢?
 佛學認為物質都是由更小的元素組成的。和物理學上說的物質由分子、原子組成的道理類似。如一颱風扇,你可以把它拆成電動機,底座等部件,而些部件是由不同的分子原子組成的。這樣分解之後你發現裡面不存叫“風扇”的東西。風扇之所以被稱為“風扇”不是因為裡面的原子分子有風扇的特性, 而是因為這些分子原子按一定的規則組成了一個具有送風這樣一個功能的東西, 而這個規則(因緣)外在地決定了它是“風扇”, 其實本沒有被稱為“風扇”的本體,如果把這個風扇熔化了,用同樣的成份,工人可以做成水桶或檯燈。根據這樣的道理,佛說物質是“空”的。顯然這個“空”不是指現在科學上說的“真空”, 而是指物質沒有主宰的本體、沒有不變的實質。
請參看另文解釋「色即是空」。
 為什麼同樣的意思要重複四次?原來這四句是對不同的人說的。
 「色不異空」句是對凡夫說的。因為凡夫執著世間的物質東西是實有,所以告訴你是空。讓你破除這樣一個執著。
 第二句[空不異色]是對小乘佛僧說的,他們證了空,卻執著空,空成了被執著的東西。這是提醒空也​​是色,故說「空不異色」。
 [色既是空,空既是色] 這兩句是對菩薩說的。菩薩圓融無礙,所以對他們來說[色既是空,空既是色] ,色空不二。
    「五蘊」中[色]所產生的東西既然是空,眼睛所接受([受])的也都是空,所引起的[想]當然也是虛妄的,於是表示思想遷流的[行]蘊也是虛妄的,那些了別([識])當然也是虛妄的。 「色」字一破,下面的就都破了。所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
    大士再喚舍利子,並進一步開示說, 這一切諸法本來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本來沒有五蘊。
 佛說的「法」是一切事物,有形的、無形的、道理、概念、抽象的、具體的,一切一切都可以稱之為法。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
[眼耳鼻舌身]是人用來感知色蘊的器官,[意]就是受想行識四蘊。這六樣合稱為[六根],一句合起來代指五蘊, 前面加個”無“,就是說五蘊皆空。
[色聲香味觸]分別對[眼耳鼻舌身]的感知內容。也代指色蘊,「法」是一切事物。這六樣稱 [六塵]。前面加個”無“字,還是說五蘊皆空。
[六根]加上[六塵]為[十二入]([十二處]),所以這句也可以指[十二入皆空]。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
    這句話代表十八界皆是空。 [界]是界限、區別、種類。眼等六根成六界,色等六塵又成六界,眼識到意識是六識,又成六界,共成[十八界]。 (十八界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聲界、香界、味界、觸界、法界、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

    上面的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都無,破人我執,叫做為[凡人法] 。也就是告誡凡人的。
 從「無無明亦無無明盡」起,下面的是說給修佛僧的道理,破法我執,為[聖人法] 。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
  文中的[無明]和[老死]是[十二因緣]中的兩個,因為十二因緣全部內容太多,摘了這兩個出來作為代表整個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說的是因果輪迴。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教導我們,破除十二因緣的法執。
參考:關於佛學十二因緣內容

【無苦集滅道。 】
    苦集滅道叫做 [四諦]。 [諦] 是真實不顛倒之義。
 人生是苦,真實不虛,就稱為[苦諦]。一切可以招引苦果的種種惡因,例如無明,愛見等煩惱叫做[集諦]。一切苦惱永遠的消滅叫[滅諦]。一切能滅除苦惱的聖道(道即道路與方法)叫做[道諦]。
 小乘佛教認為人生八苦交煎,苦惱無邊,所以首先是[知苦],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我們要消掉苦的因,所以要[斷集]。希望苦惱永滅,這就是[滅諦]。為此修習三無漏學,六波羅蜜,八正道等等聖道,即[修道]。
 大乘菩薩了知根本無無明,也就沒有煩惱,也就沒有苦,都是事相的顯現,都若夢中物事,醒來之後就消失。當體全空,本來無苦無集,無道可修。故曰:「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
[智]指[四智]。
菩薩修行成佛,就是把八識轉成四智。前五識轉「成所作智」,第六識意識成為「妙觀察智」,如鏡照物,觀察得很清楚,但是沒有受影響,沒有分別,沒有痕跡。第七是執我,變為「平等性智」。執我有自、有他就不平等。自他都一樣,一切都同體,就轉為平等性智。第八識變為「大圓鏡智」,這也是個比喻,鏡子無所不照,一個又大又圓的鏡子。我們的鏡子是平面的,只照一方,如果鏡子是大的圓球,就無所不照。這個智慧無所不照,稱為大圓鏡智,成佛的智慧,所以佛就是把八識轉成四智。
 這為什麼說「無智」?就是說,轉識成智還是在你沒有成佛之前的事。真正到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時候是什麼呢?就是這句話: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不是還要你轉,你本來就具一切如來智慧。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大圓鏡智,本自具足,不是你修持轉而得的。所以「無智」。
[得]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羅」,可譯作「無上」, 「三藐三菩提」譯為「正等正覺」。合稱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所證的最高無上之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成就無上正等菩提。所謂新成只是恢復原來的本有,若有新得,就會有所增。經中前已示明「不增不減」,所以「無得」。 「以無所得故」,這一句,總結以上五蘊等皆空的理由。

    這裡從西藏本補充一句做為參考。 「是以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
「菩提薩埵」就是通常說的“菩薩”的全稱。指立志解救眾生,要自覺覺他的人。觀世音就是一位菩薩。
菩薩依止般若波羅蜜多,就心無掛礙。
菩提薩埵是以無所得故,因為無所得故,你就無求無為。你無求無為,才能依止般若波羅蜜多,時時觀照眼前的萬事萬物當體就是空。如夢中物,夢中見老虎真實是有,要咬自己,而其實完全是虛妄,用不著害怕,對於一切都應這樣對待。若離妄念還有什麼牽掛障礙。故經曰:「心無掛礙」,也就自然「無有​​恐怖」了。
    無有恐怖,就自然「遠離顛倒夢想」, [顛倒]是一切不理智的思想行動。顛倒者,凡夫有四倒,二乘有四倒。
[凡夫的四倒]是把不淨的當乾淨的,把無常的當作常(就是把變化的當作永恆不變的),把無我的當做我(這個我,是個主宰的意思,認為自己焉能主宰自己。其實都是業緣牽引,根本無我。),把苦當做樂。
[夢想]即是妄想。
觀照純熟,妄想自然不起,一念不生,這就叫做[究竟涅槃]。 [涅槃]之義是寂滅,或翻圓寂。因般若才能從無量煩惱中得到解脫。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三世諸佛]指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佛。
    不但是菩薩依般若而修,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一切諸佛也都是依般若而得最高無上之正覺。
至於以前一直講「無得」,此處突然出現佛得無​​上正等正覺,這正顯中道,無得之得,才是真得。得而無得,佛不作是念,認為自己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
    密咒為什麼稱為[密],因它的奧義不是眾生的思維所能了達。般若也正是這樣,「眾生之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此兩者都是不可思議,所以用咒來形容讚歎般若。故云《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深般若]即是「大神咒」,因為同具無比的妙用;是「大明咒」,因同具智光普照之相;是「無上咒」,因都是以實相為體;是「無等等咒」,因為般若與咒同是一心,無有一法能同此心相等,此心能等同一切諸法,令它們同歸實相正印。故知咒與般若都能「度一切苦厄」,能惠予眾生真實之利,「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
    以前經文是顯說,觀自在菩薩指出般若即咒,此處經文是咒,乃是密說,指示咒即般若。所以本經顯密圓融不可思議。即有言說又有離言說。可是無言說中,正說般若[妙法];有言說中,正含無邊[密義]。所以蕅益大師說,此咒「正以不翻為妙」。
    總之,咒最好是不解釋,因為你解釋,只是把咒中無量的意思中說出一兩個,反而是局限了。你現在要體會本經,從有說到無說,從顯到密,到[離開一切思想],[離開一切含義],就更殊勝。所以不需要解釋。因為它巧妙就是從有說的文字到無說,從可思議到不可思議,從顯到密,如果你把它翻出來,通通變成可以理解的東西了,它的密意就消失了。禪宗往往單提一句無意味的話頭,也就是離開你現在這些思想、這些道理,叫你體會你本來面目,你的本性,你本來的妙明真心,所以密咒同樣也是如此。
關於密咒印順法師的另一種解說請參看:
http://www.fzrj.com/dszz/read-database=yinshun&book=a01&block=14&innercode=1.htm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一切眾生出苦慈航
般若有三:(一)實相是體;(二)文字是相;(三)觀照是用。從文字起觀照,從觀照入實相。可見從聞法到證果之間,所依的只是般若的照用。這個照用不是局限於道場佛堂之內,而是根據自身領會,貫徹到一切日用(辦公、管家、待人接物、飲食起居、運動遊戲等等)當中,使人們記得、認識、了悟五蘊皆空,諸法空相,而自然離開掛礙恐怖,顛倒夢想,自然漸入大覺之路。

我們談到很深的般若之心,因為六百部的般若經可以濃縮為一部《金剛經》五千字;五千字的《金剛經》可以濃縮為一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二百六十字。所以這一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就代表了六百卷的般若,是如來一代時教的精華,攝無不盡。
一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可再濃縮為「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幾句可再濃縮成「觀自在菩薩」五個字;再濃縮就只是一個「照」字。六百卷大般若經全入一個「照」字,是多字入一字,是一多相即。一個「照」字開展為六百卷大經,正是「破微塵出大千經卷」,大千經卷中每一字又含無量經卷,是重重無盡。所以般若功德不可說、不可說。普願有情以般若為導,以淨土為歸。 「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即是真般若,這是最秘的核心)。

般若(佛教术语)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65/5096779.htm

2014年6月1日 星期日

正與邪 -星雲大師


 宗教有所謂「正邪」之別,請問大師,「正邪之間」到底要如何分辨?佛教對正信宗教與邪教有什麼樣的定義?

  答:平時我們做事講求效率,有益處的事才做,無益之事自然不做。同樣的,有益處的宗教才去信仰,沒有益處的宗教絕對不去信仰。

  談到信仰,有的人一開始信仰宗教就走錯了路,信了邪魔外道,這就是「邪信」。比邪信好一點的是「不信」,不信仰任何宗教固然不好,但是至少他沒有走錯路,沒有中毒,將來再選擇一種正確的信仰,還有得救的機會。

  另外有一種信得很虔誠、不知分辨而「迷信」的人;迷信比不信又好一點,因為雖然迷信了,但總還有一種信仰。像老公公、老婆婆們,手裡拿著一柱香,虔誠的跪倒在神明面前,口中喃喃有詞,在我們看起來是迷信的行為,但是他們那一片純真的心,是非常可貴的。至少宗教勸善止惡的觀念,已深植在他們的心中,因此即使是迷信也比不信好。當然,比迷信更好的還是「正信」,能夠對佛法生起正確的信仰,才能獲得佛法的利益。

  所謂「正信」宗教,「正」是正常、正當、正確;正就是對的、好的、善的。例如我們建一棟房子,要強調「正」,棟樑要正,門窗要正;寧可「正而不足」,也不可「斜而有餘」。「正」的重要,由此可見。

  信仰宗教,尤其要選擇「正信」的宗教。所謂「正信」的宗教,必須:

  (一)信仰具有歷史考據的。
  (二)信仰世界公眾承認的。
  (三)信仰能力威勢具備的。
  (四)信仰人格道德完美的。

  這是說,我們所信仰的對象,必須是歷史上經得起考據證明的,必須是經過舉世共同承認確實存在的,必須是具有高尚品德與聖潔人格的,必須是能夠自度度人、自覺覺人的大善知識,如此才能引導我們走向正道,才是值得我們信仰、皈依的對象。

  例如,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歷史上明確記載著他的父母、家族、出生地、誕生的日期,乃至他出家、修行、成道。他所成立的教團是舉世公認的四大宗教之一──佛教;他的道德是圓滿清淨的,他具足智德、斷德、恩德,是功行圓滿的覺者;他所宣說的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等教義,及因果、業力、緣起等,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可以引導我們轉迷成悟,離苦得樂,所以值得信仰。

  信仰宗教的層次有種種的不同,就如同學校的教育有小學、中學、大學等高低階級的分別。宗教的上等者,以正知正見指導我們的生活,以六度萬行開發我們的佛性;中等者,以教條儀規約束我們的行為;下等者則淪於神通、靈異的外道邪說,使人迷亂心智,產生恐懼的心理。因此,如何辨別正邪之道,不可不慎!

  現在的宗教,好像多數都介入了貪心、詐欺、迷信,甚至「邪教」橫行。近幾年來發生的「邪教事件」,如美國的「大衛教派」,自稱上帝,能死後三天復活,造成八十多名的教徒被活活燒死;日本的「奧姆真理教」,教主麻原以基督自居,要求教徒膜拜他的肖像,化數十萬的日幣買他的洗澡水,謂之「神水」,藉此加強功力,由於麻原的心理扭曲,最後造成五千多人死傷的東京地鐵毒氣事件;台灣的一些神棍則或以放光分身、靈異相片,眩惑民眾;或以消災避祟,巧立名目讓人產生畏懼服從的心理而藉以歛財騙色,也造成一些社會亂相。

  所謂「邪教」,就是怪力亂神,甚至假借宗教之名,意圖達到歛財、圖利、騙色、求名等另外的目的。邪教所散播的異端邪說,都是違背正知正見的思想與見解,如撥無因果、談玄說異、賣弄神通、否定輪迴等四顛倒和六種邪見,使得我們光明的本性被障蔽,所以《華嚴經》說:「正見牢固,離諸妄見。」正見即八正道、三法印、四聖諦,使我們正見緣起法,瞭解宇宙萬法生、住、異、滅的實相。

  一個人一旦信錯「邪教」,就像吃錯藥,不但病無法治癒,甚至有中毒斃命之虞;又像一個人要到遠方去,結果走錯了方向,永遠也達不到目的地,所以信仰要正信,「正」很重要。

  我發覺現在皈依三寶的人很多,不管到哪裡舉辦皈依,都有幾千人報名參加,他們好像在卡位一樣,想要趕快找佛教卡一個位子,表明:「我是正信的」。

  其實,在佛教裡還是有很多人「迷信」。只不過迷信也不要緊,迷信只是「我不懂」!因為不懂,我拜媽祖、拜城隍、拜土地公,我信仰民間宗教。雖然我不懂,至少求神拜佛,發心向善、做好事,所以也無傷大雅。

  有個笑話,有一位地理勘輿師,一天不小心被倒塌的圍牆壓住,整個人動彈不得,只好大聲對著屋裡的兒子大叫:「趕快來救我啊!」只見兒子慢條斯理的拿出黃曆,對著爸爸說:「爸爸!請您忍耐一點,不要急,讓我查看一下黃曆,看看今天適不適合動土。」

  基本上人是很迷信的,例如,過去有人喊:「我們為某某主義犧牲!」「我們為國家犧牲!」下面再問一句:「為什麼要為某某主義犧牲?」「為什麼要為國家犧牲?」國家為什麼要我去犧牲?國家為什麼不保護我呢?有時候是禁不起一問的。但是,人就是要有為國家、為民族、為主義犧牲的這種信仰。

  迷信不要緊,怕的就是不信,不信則什麼都沒有。邪信更糟糕,信錯了就是「差之毫厘,謬之千里」,所以現在台灣的邪教橫行,政府也不管,任憑他們披著「信教自由」的外衣、打著這樣的旗幟,到處散播邪說歪理,這是很可怕的。所以今後佛教要「驅邪顯正」,正派最好,凡是具有教育性,能引導人向上、向善、向美、向解脫的目標邁進的,就是最好的信仰。

  其實認真說來,佛教徒也很辛苦,一面要行正,一面還要驅邪;就如一個修行人,一面修行,一面要和煩惱魔軍戰鬥。你看,多少貪、瞋、癡等煩惱統御了我們的心,多少我慢、嫉妒在我們心裡蠢蠢欲動。做人不但很辛苦,而且很可憐,一不小心就會被煩惱擾亂、打敗,所以要修行,要行八正道、六波羅蜜、四攝法,要訓練很多的正規軍,才能壓制許多猖狂橫行的魔軍。

  可以說,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戰爭,心裡充滿矛盾、衝突,常常在天人交戰、正邪交戰。所以人要學會轉,心中要會轉,不要執著,不要自以為是;不要認為「我已經信了」、「我已經改不了」、「我已經認定了」,這是不行的,人要順從真理,真理才是人生的道路。

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

修行



行為有了錯誤,把它修正過來,叫做修行。再加幾個字進去就容易懂了,「修正錯誤的行為」。
一般迷信的宗教徒誤會,認為念佛是修行、拜佛是修行、念經是修行、念咒是修行,未必!口念阿彌陀佛,心裡打妄想,那不叫修行,古大德所謂「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那就是說他不是修行。真的用阿彌陀佛來修行,心裡有著阿彌陀佛,口裡阿彌陀佛,把所有一切雜念妄想統統放下,把它念掉,用一個來對付一切妄念,這是修行,這真修行。讀經也是修行,不讀經打妄想,讀經就沒有妄想了,念頭都在經文上,那叫修行。一面念經,一面想這一句什麼意思,那一段什麼意思,這不是修行,那還在打妄想,不過這個妄想是善的,不是惡的。不管善惡,總而言之是妄想,得不到定。

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你知道佛教如何養生的嗎


你知道佛教如何養生的嗎?
2010-12-16 本文行家:樸至
佛教大師大多長壽,他們吃齋念佛,調養身心,延年益壽。因而即使非佛教徒,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學習佛教的養生之道,以求長壽。



    隨著社會的日趨發展,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我們信佛的人大多數都知道禮佛、拜佛、誦經、做善事,卻還沒有真正理解佛法和養生時時相連的重要性。

當寺院的晨鐘迴響在山野、平原的每一個空間,也正是迎接黎明東方日出的莊嚴時間。這時,太陽升起,大自然開始了新一天的甦醒。我們人體的各個器官開始了新的代謝​​,人們開始了新一天的工作。無論你做什麼工作,都必須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在這裡,我根據前人的養生經驗,告訴大家:跟著太陽走,這是一條符合大自然客觀規律的養生之道。

  現代人多病,與睡眠不足有關。因為人體內的細胞每天都有死亡,每天也必須有相應的新細胞補充。受太陽引力的影響,人體細胞大約從21:00——3:00生長的最快,正如秋天夜間,在莊稼地裡能聽到植物拔節的聲音一樣。大自然中所有的生命節律大致相同。人如果睡眠過晚,體內不能產生足夠健全的細胞彌補衰亡的細胞,人的整體素質就會下降,時間長了就會生病。超過亥時(21:00——23:00)睡覺,第二天補覺都難以換回損失。 “多睡不如早睡”。

  最好選擇早睡早起的生活方式。亥時睡覺,早晨與太陽升起一同起床。形象的講:太陽醒咱醒,太陽睡咱睡;別跟太陽'對著幹'。一陰一陽謂之道,萬物生長靠太陽,隨太陽的陰陽變化安排生活,才能吸收太陽的陰陽能量。

我們信佛是一件好事,從佛法上講,你前生和佛有緣,今生才能更好地去為佛法而生,養浩然正氣。只要你真正覺悟了,你才能取得他人所不能有的真正解脫和歡暢。我倡導自然信仰、科學信仰。自然信仰就是打破舊規陋俗,誦經在不耽誤工作生活的情況下誦經,特別是我們在家的居士,你總不能為了信仰,天天到寺院裡去誦經,去做佛事。你要明白,信仰就是讓人們去做好人好事,別做壞事,多做對國家對人民有益的事,才是真正的佛信徒。科學信仰就是不論你誦什麼經,都是與科學分不開的。經書說的是大知識、大智慧,用我們現代就是科​​學,你要悟出經書的真正含義。有些信徒有病了,不去醫院檢查看大夫,而是懺悔自己是否經文誦好啊!心不夠誠啊等等,這樣不但沒有治愈他的病疾,反而使自己的病由小病發展成大病了。這時,佛菩薩是不會救你的,因為你太痴了。你為什麼不去悟呢?大知識多解善術,你只會誦經,不去覺悟他的真實意義,你所受的痛苦只有你自己去承受。

  人生處在難和易之間。有悟性的人難事易做,悟性差的人易事難做。我告訴大家一件容易做的事情,當你把身體調養得舒適,心如止水,容光煥發時,你會發現周圍的事一事百順;反之,五臟不合,心煩氣燥,目倦神疲,周圍的事情必然雜亂無緒。這就是“天人合一”的道理。世界萬物,陰陽居內,中正和諧,事物方興。人的身體好比一部手機,只有性能好,才能與通信網連接得當,發揮良好的效應。反之,效果就很差。所以要想幸福美好地度人生,首先要學會調養身體平衡。這個可視的物質身體健康,才能形成一個等量的、無形的、順利的“生物場”,人們俗話稱它為“運氣”。運氣從來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誰有健康的身心,誰就會有好的“運氣”。

隨著科技發展,文化繁榮,電視、電腦已進入中國社會各行各業及平常百姓家。特別是電腦的使用,已經成為男女老少進入21世紀的“通行證”之一。當前,人們正盡情地享受著電視節目的豐富多彩和電腦的快捷方便,但必須注意的是:有些人總是長時間地看電視或用電腦,每天少則幾小時,多則十幾個小時,長此下去,由於屏幕輻射,肝、腎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比如:有些人不明緣由地出現眼睛乾澀、發紅、頭暈目眩、心緒不寧、煩躁發火等現象,這是“久視傷肝”,導致了肝虛的症狀;有的人腰酸背痛,精疲力竭,困乏多覺,這是因為“久坐傷肉”,出現了脾虛的症狀。因此,用電腦,看電視,每次不要超過兩個小時,中間要休息,緩沖一下。

佛教為什麼能在中國盛行幾千年的歷史?因為它可以讓大家忘記諸多煩惱,心靜則神清。你真正信佛以後,就會每天思考著去做力所能及的善事,拋棄思想上存在的不益生命的壞事。你靠近善良了,遠離罪障了,你的心理負擔沒有了,陰陽平衡了,身體就健康了。還有就是佛教很講究作息時間的。晨起、午休、晚課,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加上提倡吃素食,不吃肉類等油膩的食物,保持腸道通暢,對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寺院裡的方丈老和尚有很多長壽的,都是與他們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人生一世,來去匆匆。因果轉換,各有使命。我的志向就是把佛教與中醫養生回歸到簡單的易於大家掌握,以便還給大眾。清朝醫學家王世雄所著《潛齋醫學叢書》說:“天下第一好事,莫如救人之命,醫者存心濟世,即為救命之人。救窮人一命,功勝救富人十倍……窮人赴工度日,病一日則少一日柴米之資,焉能有餘錢以延醫服藥乎……窮人死後,必致父母無養,妻兒離散,醫者不察,往視貧病而疏忽,見富貴而慎重,殊不知貧病尤當慎重也”。明朝醫者倪士奇所著《兩都奇案》說:“學不貫古今,識不通天下,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寧耕田織衣取衣食耳,斷不可作醫以誤世”。
   
    佛教認為,治病要對症下藥,藥物、飲食、養生和運動(如瑜珈術、太極拳、習武等) 、按摩法和修定法(靜坐) 等,都是對治方法,而這些方法與中醫養生治病的方法融為一體,成為中國養生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佛教的觀點,致病的原因不外乎下列二種:一、為四大不調。即地大病相為身體沉重,堅結疼痛; 水大病相為飲食不消,腹痛下痢;火大則會全身發熱,大小便不通;風大會引起肺悶,氣急嘔吐;二、貪瞋痴毒,貪是對於自己的喜愛境生起染污耽著的心;瞋心起時,血脈賁張,容易引起高血壓、心髒病復發等疾病;痴是愚昧無知,不明事理。

    佛教認為一切物質存在常性、無我性,只有心靈是獨立的、自由的。永遠維持心靈的寂靜,保持與靈魂的一致,那麼健康長壽、永葆青春不過是取恒河一滴水那樣簡單。從現代醫學的觀點來看,佛學是一門傑出的心理學。佛學修持心性是要達到智慧的圓滿,斷除一切煩惱,這樣一來平衡了心態,尤其是樂觀看待生、老、病、死。佛教“禪定” 的理念與方法是佛教養生的一大秘訣,人人都可以通過修禪充分調動自己身心本具的巨大潛能,從而實現祛病強身,悅情養性,延年益壽。

    佛教對於人的生死乃至所有生命的生死問題作了深人的探討,它把整個人生分成十二彼此互. 條件或因果聯紊的環節。即十二緣起,認為生命是由“因” 與“緣” 和合而成,人生的痛苦、生命和命運都是因緣和合的表現。十二緣起依“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 的法則而流轉不息。這就揭示了生死流轉的因果關係,一般性地反映了人的感覺、感情、慾望、行為的產生過程和由生到死的生命變化過程。

    只有心靈是獨立的、自由的。永遠維持心靈的寂靜,保持與靈魂的一致,那麼健康長壽、永葆青春不過是取恒河一滴水那樣簡單。從現代醫學的觀點來看,佛學是一門傑出的心理學。佛學修持心性是要達到智慧的圓滿,斷除一切煩惱,這樣一來平衡了心態,尤其是樂觀看待生、老、病、死。佛教“禪定” 的理念與方法是佛教養生的一大秘訣,人人都可以通過修禪充分調動自己身心本具的巨大潛能,從而實現祛病強身,悅情養性,延年益壽。

【佛家養生百字訣】

晨起未更衣,靜坐一支香;穿著衣帶畢,必先做晨走;睡不超過時,食不十分飽;接客如獨處,獨處有佛祖;尋常不苟言,言出大家喜;臨機勿退讓,遇事當思量;勿妄想過去,須思量未來;負丈夫之氣,抱小兒之心;就寢如蓋棺,離床如脫履;待人常恭敬,處世有氣量。

2014年4月13日 星期日

怎樣做個佛光人

輯/慧傳
星雲大師為了確立佛光人的做人原則、軌範及弘法的觀念,以便能為佛教承先啟後,策勵將來,所以在佛光人第五講裡提出四點希望:

一、佛光人要有宗教情操

我們學佛不同於一般世俗之人,佛光人應擁有宗教情操。

什麼是宗教的情操?宗教情操就是宗教的性格,意即與生俱來的犧牲、奉獻、忍耐、慈悲、公正、無私、誠信、淳樸等的宗教美德。如果在自己的性格裡沒有這些宗教美德,此人就沒有宗教情操。

宗教情操固然是與生俱來的美德,但也可靠後天的培養。佛教徒每天的朝暮課誦、過堂用餐、出坡作務、參禪念佛,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宗教情操。

怎樣培養宗教情操?應先具有四心:

1.離欲心。2.慚愧心。

3.平等心。4.慈悲心。

然後再具有四德:

1.威儀德。2.行持德。

3.忍耐德。4.普濟德。

總之,佛光人的宗教性格,應該是信仰比生命重要,佛教比自己重要,大眾比個人重要,道德比金錢重要。有了宗教的性格,做好佛光人就不困難了。

二、佛光人要有因果觀念

現代的社會,常被有道之士批評為「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為什麼會如此?主要的原因就是,今日社會大眾普遍缺少因果觀念。

何為因果呢?大師說:「因果,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是宇宙萬有生滅變化的普遍法則。」

過去佛教長老大德,考驗後學,也是先觀察他是否忠誠,然後明了他是否有因果觀念?因為學道之人,若不忠誠,若無因果觀念,則此人一定會營私舞弊,弄法玩權,非但無益於大眾,甚至還會傷害到常住和佛教。

佛光人,應不同於流俗,僧格的樹立,應先有因果觀念!寧可無錢、無衣、無物,也不能不明因果;寧可無名、無位、無用,也不能違背因果。

三、佛光人要有慚恥美德 《佛遺教經》云:「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在佛教裡想要激勵自己的菩提心、榮譽感,以及進德修業、敦品向學,沒有比慚愧的美德更重要的了。

所謂慚愧,慚者怕對不起自己,愧者怕對不起他人。一個人能夠時時仰無愧於天,俯無怍於人,則此人的道德梵行,就幾近於圓滿了。

所以大師希望我佛光人亦如省庵大師,常念眾生受苦,常思正法久住,痛切懺悔業障,發心弘法利生,做一個保持慚恥心的真正佛子!

四、佛光人要有容人雅量

人,是非常複雜的眾生,有地域的不同,有性別的差異,有年齡的懸殊,有職業的類別,還有信仰、思想、興趣、利害種種的不同,沒有容許異己存在的雅量,就不能體會因緣和合的佛法,就不能認識互相依存的真理。

語云:「有容乃大。」大海容納百川眾流,所以才能成為大海;虛空容納森羅萬象,所以才能成為虛空,做人要能包容異己,人格才能崇高。

希望做為佛光人的大眾,不要強人同己,要明白「方便有多門,歸源無二路」,不必人人順我,眼耳鼻舌各司其用,才能成為健全的有用之人。有了鐵路,再建一條公路,甚至再加高速公路,分工合作,才能發揮更高的功能。

怎樣做一個佛光人?在第五講裡,星雲大師希望佛光人能做到:

第一、要有宗教情操。

第二、要有因果觀念。

第三、要有慚恥美德。

第四、要有容人雅量。

佛光人如果能做到以上四點,星雲大師說:「 進德修業、增福增慧,不為難也。」

2014年4月12日 星期六

空與有

文/星雲大師

束縛與解脫,空與有,前與後,這些相對法,與禪是不相應的。禪,離四句,絕百非,無論什麼,甚至都不許有此一概念的,學者若能空諸所有,不悟而何?。

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十種逆境為道場


十種逆境為道場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欲乃生。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病不能惱,以病苦為良藥。

  二、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驕奢起,必欺壓一切。體難本妄,難亦奚傷?以患難為解脫。

  三、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學躐等,必未得謂得。解障無根,即障自寂,以障礙為逍遙。

  四、立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願不堅。願不堅,必未證謂證。究魔無根,魔何能嬈?以群魔為法侶。

  五、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志存輕慢。志輕慢,必稱我有能。成事隨業,事不由能,以事難為安樂。

  六、交情不求益我。情益我,則虧失道義。虧道義,必見人之非。察情有因,情乃依緣,以弊交為資糧。

  七、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內心自矜。內自矜,必執我之是。觀人妄為,人但酬報,以逆人為園林。

  八、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意有圖,必華名欲揚。明德無性,德亦非實,以施德為棄屣。

  九、見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則癡心必動。癡心動,必惡利毀己。世利本空,利莫妄求,以疏利為富貴。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則人我未忘。存人我,必怨恨滋生。忍抑為謙,抑何傷我?以受抑為行門。

  如是居礙反通,求通反礙。于此障礙,皆成妙境。……是以如來於障礙中得菩提道。
 妙葉《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譯文】
  第一、思惟身體不求沒有疾病。身體沒有疾病,貪欲就會生起。貪欲生起,必定會破毀戒律,退失道心。了知疾病本性空幻,疾病便不構成惱害,因此以病苦為良藥。
  第二、處世不求沒有患難。世間沒有患難,驕奢之心就必定會生起。驕奢心生起,必定會欺壓一切。了達患難本自虛妄,患難又何能傷害?因此以患難為解脫。
  第三、參究心性不求沒有障礙。究心沒有障礙,所學道業就會躁進躐等。躁進躐等必定會沒有得到法益而自稱得到法益。明白障礙本來無根,障礙就自然寂沒,因此以障礙為逍遙。
  第四、立行不求沒有魔障。積累功行沒有魔障,誓願就不會堅固。誓願不堅固,必定未證道果而自稱證得道果。推究魔性無根,魔何能擾亂?因此以群魔為法侶。
  第五,謀事不求容易成功。事情容易成功,就會志存輕忽驕慢。志意輕忽驕慢,必定會誇耀我多有能耐。考量事情的成敗,都是隨宿業而決定,成功並非取決於能力,因此以辦事艱難為安樂。
  第六、人際交情不求有益於自己。交情有益於自己,就會虧欠道義。道義虧欠,必會常見他人的不是。察知交情厚薄總有前因,交情親疏乃依緣而起,因此以虧己利他的交情為資糧。
  第七、與人交往不求隨順適應自己。他人隨順適應自己,就容易引發傲慢心。內心傲慢,必定會執著我的正確。觀察為人處世,種種虛妄行為,難以理喻,人人只是在酬還宿業果報,因此以冤家對頭為功德園林。
  第八、佈施行德不要求回報。行善希望回報,就會意有圖謀。意有圖謀,必定會求取虛名。明瞭佈施無自性,福德亦無實性,因此以佈施之德為可被丟棄的舊鞋子。
  第九、見利不求沾潤分成。想要利益分成,癡心就必定蠢動。癡心蠢動必定爭奪財利,毀損己德。了知世間利益空幻,利益切莫妄求,因此以疏淡利益為富貴。
  第十、被人冤屈不求申明。申明冤屈,則人我未能忘懷。心存人我,必定會滋生怨恨。安忍冤屈為己謙德,冤屈又何能傷害我?因此以受冤屈為修行。這樣身居障礙之境反而通達,企求通達反而障礙重重。如能智慧觀照,這十大障礙便都能成為修道妙境。……所以,一切諸佛如來於障礙中證得菩提道果。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净空法师主讲: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有人问为什么佛教徒一见面,就合掌称阿弥陀佛,这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问得很好,阿弥陀佛是祝福的意思。这一句话是古印度的梵语,古印度话,它的意思,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光寿无量,是一句祝福的话,祝福你长寿,祝福你光明智慧。祝福的话,祝福里面含义就很深,深在什么地方呢?深在警觉、提醒你,我们人在这个世界一生,我们要求的光明、无量光、心地光明磊落、大公无私,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这个意思重要,每听到这一句话,我们就要警觉自己。为什么呢?自己可以说在无量劫来,那么也有许多人,不相信有前世,不相信有来生,咱们就算这一生,从你出生那一天起,长到你这么大,你的念头都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黑暗的,不是光明的。我们放下自私自利,起心动念能为社会着想,为人民着想,为众生着想,为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全心全力做出贡献服务,这个心地就是正大光明。阿弥陀佛这一句话里头含着这个深刻的意思、圆满的意思。我们自己才能够得真正的幸福美满,当然这里面包括健康长寿。从阿弥陀佛这一句话,字面上意思来看,阿弥陀佛是无量的意思,佛就是光寿的意思,无量包括一切的无量在其中。你所想到的,样样无量,所以这是很圆满,很完备的祝福的一句话,这是我们一见面、开口第一句话,阿弥陀佛,这一句话与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相应,为什么呢?一切众生所希求的,所以与一切众生心相应。这里面决定没有迷信。世间所有的好话这一句都总结了,全部归纳了,所以是世间所有一切好话都在这一句当中,这一句就圆满了。我们懂得这个意思,称念阿弥陀佛,这个意思就更圆满了。

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

🎨慧日漫畫🎨



🎨慧日漫畫🎨

順境本緣積善因,逆境是佛測人心,
順逆皆能心不動,極樂蓮花已扎根


🎨慧日漫畫🎨


萬劫習氣未去除,百丈污泥覆明珠,
本性迷失任驅使,好花凋落善根枯

🎨慧日漫畫🎨

譏笑他過是愚盲,出口傷人己更傷,
惡語一句雖輕易,業債沈重如太行



 🎨慧日漫畫🎨
淨瓶泉水甘又清,一滴洗心一世明,
常守清淨不污染,法雨佛光伴往生

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

惡語

譏笑他過是愚盲,出口傷人己更傷,
惡語一句雖輕易,業債沈重如太行。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2014年1月10日 星期五

人間佛教



人間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人間佛教是近代佛教運動的一種。民國初年開始因應儒家倫理、基督教慈善、科學思潮的一種佛教運動,有其時代性的階段功能。“人間佛教”是從太虛大師在民初倡導的“人生佛教”中思考現狀而做出的思想推進,後來由印順法師、證嚴法師、聖嚴法師、星雲法師等近代法師推廣。



    1 人間佛教的思想
    2 人間佛教的影響
    3 後人間佛教的發展
    

人間佛教的思想

釋迦牟尼佛在人間出生、在人間成道、在六道各地為六道眾生說法、在人間入滅(涅槃)。他的一生離不開人間。以佛教的觀點來說,「佛是已經開悟的凡夫(指一般人);凡夫是未開悟的佛。」佛教的許多道理,並非虛幻而不實際的。很多的道理是可以應用在現代人類的生活中,而不是出世、避世的思想。所以,人間佛教注重入世而非出世;重視利他而非自利;更注重度生(照顧活著的人)而非度亡(超度已去世的人)。

人間佛教有以下六個特點

    人間性

釋迦牟尼佛的一生幾乎都在人間度過,他是一個真實存在過的人物,而非一個虛擬的神靈。所以佛教應該要更貼近人的需求。

    生活性

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是離不開日常的生活的。他在經典中明白的告訴人們應該以怎樣的心態做人處事,佛法不只是出世間法,尤其大乘佛教更是注重自利利他,幫助他人的佛教。

    利他性

佛教強調四無量心:「慈、悲、喜、捨」。佛教是講求救度眾生的,所以不僅要自利,更要利他。所以佛教徒也常常行慈善事業,就是一種「利他」思想的表現。

    喜樂性

在佛教的思想中,釋迦牟尼佛長久以來即發願要使一切的眾生離苦得樂。希望所有的眾生都能得到永久的快樂。所以佛教當然也要讓所有的人們得到快樂,遠離痛苦。

    時代性

釋迦牟尼佛出生於2500年前,但是到現在他所說過的教法仍然存在這個世界上並且仍然正確而清楚的指引著人們。所以佛法是可以隨著時間的改變,而以不同的方式契合人們,與人們相對應。

    普濟性

佛陀一生都希望能救度一切的眾生,不論是人類還是非人類,佛教徒或是非佛教徒,他是沒有例外而普及的對待一切眾生。
人間佛教的影響

人間佛教的思想由太虛大師提倡之後,後來有印順導師、星雲大師等人繼承。印順導師可以說是中國人間佛教的先驅者之一。而星雲大師自1948年來台灣之後,便以許多貼近當時人們的喜好或者潮流的方法傳播佛教,例如以電視、廣播、組織佛教歌詠隊……等。而後台灣的佛教也因為這些法師的提倡,更走入在家眾,也更貼近人們的需求。

現今台灣推行人間佛教的道場及團體有:

    星雲大師所創的佛光山及國際佛光會
    證嚴法師所創的慈濟功德會
    聖嚴法師所創建的法鼓山

這些道場或者團體除了專心於弘法外,也全力投入慈善事業。除了增進大眾對佛教的觀感外,也為社會貢獻更多的心力。
後人間佛教的發展

作為一種佛教運動,人間佛教有其時代性的階段功能。發展到後來,受日本少數及其他企業管理影響所出現的過度山頭即宗派主義,例如為已過逝的山頭領導人,以人工方式塑造假的「肉身不壞」,以供瞻仰。隨著時代改變進步,人們不只需要更多活動與更多會員,還需要更有深度、永續的心靈佛法,於是佛教界提出更適合時代的佛教運動,包括素直佛教、入世佛教、綠色佛教、地球佛教等等。
外部連結

    佛光山
    佛教慈濟功德會
    國際佛光會
    法鼓山